话要怎么说出口——《高难度谈话》读后感

暖乎乎 post on 3月 7th, 2011
Posted in 2.读书旅行学习

高难度谈话我所服务的客户的GM是个极会沟通的人。我听过他在谈笑间化解媒体公关危机,也听过他和中国最贵的媒体资源千万千万地侃价。每每我都赞叹不已,觉得人怎么能那样会讲话,不着痕迹地就把事儿给说成了。后来,我常有跟他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我没有那个实力去你来我往地过招,于是就努力听,偶尔回应一下。每次交流结束后,我都会坐下来,一个人静静地仔细回想刚才的谈话:他想传递给我什么信息?哪些是主要?哪些是次要?用什么方式传递的?为什么这样传递?我接收的效果如何?每次把这些想清楚,都有一种跟高手过招后的酣畅淋漓之感,很过瘾。也让我亲身见识到,真正强大的沟通能力是怎么一回事。

工作以来,我经历的难度最高的谈话是去年的薪酬谈判。我现学现卖了一点技巧,一鼓作气就去了。没经验,加上情绪控制不当,那场谈判并不完美,但我却因此收获了一堂完美的课程。那次高难度谈话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在那之前,都是leader帮我们谈薪水。但总指望别人,自己一上阵就没出息,很危险。我见过很多人,因为不愿直面谈薪水的场面,又对薪水不满意,直接选择了离职,于自己于公司都是一种损失。职场也好,生活也好——Sometime, you have to stand up for yourself——这种时候,就势必要面对高难度谈话。

在生活中,高难度谈话也无处不在,比如讨价还价。一次我和一位销售达人一起购物,相中一款眼镜,对方开价250,我还150,对方不答应,我加价180,还不答应,就在我犹豫要不要加到220时,被同伴强行拉走了。像你常见的那样,眼镜店老板出来呼唤我们,180成交。一出门,我就被Mr.销售达人批了个狗血淋头:

他说,我见到眼镜时表现出一副花枝乱颤的模样时,我已经输了;

他说,我还价150时,从对方的表情能看出这个价完全可以成交,可他刚要拉开阵势帮我,我就急不可待地180了;

他说,要抓住对方的心理,对方新开店,所以他一直告诉对方我们买了可以帮忙宣传……

我听着他条分缕析地解剖那些我完全无意识的动作和语言,一句话也说不出。从不曾想,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购物经历,可以被拆解成这样一堂生动的谈话课。这事儿后来被他当成了一个笑柄,逮着机会就嘲笑我一次,真是耻辱。

在中国,沟通技巧总被和人情世故扯到一起。但凡沾上人情世故的话题,国人总喜欢说得玄之又玄,一副可意会不可言传,甚至天机不可泄露的架式。于是世面上就充斥着那么些乌七八糟的书,教你所谓的八面玲珑之术。偏偏大家在沟通技巧方面又都很好学,所以写得比较靠谱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能占居畅销榜首那么久。

相比而言,西方更喜欢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钻研这些玩意儿,做调研、列数据、摆事实、讲道理。因此西方的经管类著作大多都有学术背景,比如经典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在这本《高难度谈话》中,哈佛大学谈判组用一种剥洋葱的方式,把一场高难度谈话分成“发生了什么对话”、“情绪对话”和“自我认知对话”三个层次,每一层又再度剖开解析,简洁严谨有力,给了我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去旁观谈话这回事,很受启发。

如果你接受这种科学的写作方式,不妨一阅,没准下一次谈薪水、买东西、甚至和另一半吵架时,它能帮到你:P

one responses .

  1. 枯の灵说道:

    不错的书,谢谢推荐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