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3.回顾总结反思

暖乎乎’s 2014大事记

暖乎乎 post on 1月 17th, 2015
Posted in 3.回顾总结反思

 

1. 人生梦想之COSPLAY樱桃小丸子GET

从清水县小丸子博物馆回来以后,把博物馆送的贴纸分别贴在了MAC和行李箱上。每当工作生活有些心塞的时候,看到MAC上小丸子的大脸心情都会变好。后来还添置了小丸子毛巾,每天擦脸都很开心。如果2014年有什么生活体会,大概就是小丸子贴纸给我的感受:让自己喜欢的东西高频率、大面积地出现在自己周围(即便它可能看上去挺幼稚的哈哈哈)。

2. 人生梦想之“环球泰迪熊博物馆之旅”启程

2012年,在一个破地摊上收了贫穷贵公子蛋腚腚童鞋,后来它跟着我来了北京。一开始住在和园的四合院的时候,我就想说蛋腚腚啊以后慢慢带你环游世界吧。2014年蛋腚腚的环球探亲之旅启程,首站是位于伊豆的泰迪熊博物馆。不知道它作何感想,反正我是幸福感爆棚,博物馆里太多小细节让我这个泰迪熊迷感动不已。正好赶上伊豆泰迪熊博物馆和宫崎骏博物馆合作龙猫展,我还坐进了现实版的猫公车!!!

3. 举办第一届暖乎乎手绘思维导图工作坊

2011年在幸福行动家列五年计划的时候,我就写说要办自己的手绘思维导图工作坊。感谢弥生的邀请,2014年12月21日我在睦野画舍的咖啡馆办了第一届工作坊。在设计工作坊流程的时候,把这两年在青年志参与过的各种商业工作坊都回顾了一遍,执行出的结果比我两年前在公司做的内部工作坊成熟许多。也许现在开始才正是对的时候。Beta版之后,2015年手绘思维导图工作坊会继续办下去,推出1.0、2.0、3.0……欢迎大家来玩!

4. 为正在写的思维导图书举办读者试读会

2014年业余花了一些时间写书,写的时间比预想的长,2015年会出版。如当时设想的那样,在写的过程中对思维导图有了更多理解。初稿出来之后,我办了2次试读会,用平时在工作中组织消费者座谈会的方式,设计了访问提纲,收集了读者很多很好的意见和需求,颠覆了我之前的诸多自己的YY。这件事情的意义还在于,它反向给我从事的消费者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启发。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换个角度,站在研究结果最终使用者的视角,去设计和执行一次研究项目,感受到了研究的价值所在。

5. 给中国三明治写了一篇人物采访稿件

从2014年开始,我停掉了所有的媒体撰稿工作。年中我参加中国三明治的李梓新老师举办的写作工作坊,之后帮三明治访问了简里里童鞋。这是我第七次和她碰面,第二次访问她。2012年6月,我在青公馆第一次碰到简里里,那会儿我刚来北京,还没加入青年志,借着参加活动的名义去考察。许是碰到她的时间太特殊,之后的每次碰面,我都不由回想之前碰面的情形和期间自己的变化,像一场对照她、观照自己的漫漫人类学。人物访问一直是我很爱的一件事,虽然它的优先级不高,但希望自己可以用某种形式慢慢地写下去。

6. 有规律地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

练了很多年软绵绵的瑜伽,一直练得有一搭没一搭。2014年偶然在瑜伽馆上了普拉提和弹力带课程,打开了一个力量训练的新世界。于是不自觉地去瑜伽馆的频率开始增加并且慢慢稳定下来,身体对于核心力量有了更多的感知,再上瑜伽课时也有了更多体会,上了那么多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7. 开始接受持续的心理咨询

遇到了事情,出现了比较大的情绪问题,自己试着搞了搞没搞定,于是转而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坚持了一段还算长的时间,对于问题的解决和情绪的缓冲非常有帮助,而且还有附加值,就是对自己的一些不自觉的行为模式开始有了意识,时间关系还没能做更多源头上的探索。要不要继续,还在考虑中。

8. 读完《非暴利沟通》《我系何式凝,今年五十五岁》

今年看得最认真的两本书。之前看到何式凝的一篇访问,说到她对婚姻制度的质疑,在感情中放弃了一对一关系,采取多边关系。买了她的自传看,了解她这种态度的来源和为此付出的代价。《非暴力沟通》主要是讲如何在沟通中抽离情绪,读后感:“有时候觉得要对他人的感受负责,于是将他人的感受解读成对自己的评判,从而产生妥协或攻击的反应,更好的做法是试图体会他人感受背后蕴藏的需求,与对方确认这个需求,然后针对需求给出相应反馈”。

9. 带父母去旅行第4季

第四次带爸妈出门旅行,依然要在出发前不停地做心理建设,在过程中尽量无视价值观的冲撞,避免争吵。高兴的是用某网站积分兑换了照片日历,把旅行的照片配上文字,做成了2015年日历送给爸妈,希望他们看到照片时能常常回味旅行点滴,并期待下一年的旅行。自己也默默许下心愿,希望能尽早带他们出国旅行~

10. 第一次和男朋友一起长途旅行

一起旅行可能是一段关系的里程碑吧。在去往目的地的飞机上,被问道说:“这不会我们此行感情的最高峰吧?”结果还真不是,漫漫9天的旅途,一路上几乎没有大的争吵,也木有大的价值观冲撞,挺好挺好。

间隔年回来了,然后呢?

暖乎乎 post on 4月 1st, 2013
Posted in 3.回顾总结反思

后间隔年是个伪命题吗?

昨天下午去参加了穷游网的 “出去,还回得来吗?” 后间隔年沙龙。之前填写活动申请表的时候,我在“想问嘉宾的问题”一栏写道:“我自己去年过了一个“出轨99天”的间隔季,回来以后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重建生活的过程,我想问嘉宾的是,如果他们再去过间隔年,为了‘更好地回来’,他们会怎么规划自己的间隔年?”我本期待在活动中会听到嘉宾们重点分享他们回来之后重建生活的历程,可是在现场听到的,更多的还是他们间隔年期间的经历,关于“后间隔年”的部分,有所谈及,但篇幅有限,并没有展开。末了主持人说:“也许‘后间隔年’本身不该是一个命题,间隔年以后就是生活。”(记不得逐字逐句的原话了,我理解的大概意思是这样)在现场的微博墙和散场人群的讨论声中,我也看到、听到了一些观众的反馈:“没多谈‘后间隔年’。”“还是在鼓励大家要出去啊?!”回家路上,我想来想去,都觉得“后间隔年”不是个伪命题。我于是想把自己“后间隔季”生活重建的过程写出来,涵盖身份重建、财务重建和关系重建三个方面。

身份重建

这里的“身份”,不是“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里的“身份”,而是指社会角色。

间隔之前,我被工作赋予了一种主要的社会角色“XX行业XX公司XX职务”,无论行业光鲜与否、公司大小、职务高低,社会角色本身都能给人带来一种归属感。间隔之后,从志愿服务的公益组织和海外旅行中归来,身边的人不再是义工和旅行者,而是有“社会角色”的人,可是自己原有的社会角色已经消失不见,立马觉得无所适从,特别慌张,也就是大家常常提及的“落差”。这种落差的感觉,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消除的,有的人甚至因为无法接受这种落差不得不再次上路,离“回来”越来越远。

另外,不止是从“有社会角色的人”到“没有社会角色的人”的转变需要适应,从“旧的社会角色”到“新的社会角色”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往往人们在间隔年(季)之后价值观会有所调整,会选择更接近“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职业轨迹。我在间隔季之后也转了行,有了“研究员”这样一个新的社会角色。我工作的头半年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就是在公司的各种对外交流中,我常常在讲到“我是……”时突然结巴,脑内小剧场开始各种打架:叫公司同事习惯称呼的英文名字?我不喜欢这样介绍自己,而且我的英文名字有够难念的。叫“暖乎乎”?嗯……这在正经的工作场合听起来跟叫自己“傻乎乎”有差吗?!叫本名?公司不兴这么叫。于是去年我总在混乱地称呼自己,视对方的年龄身份称自己“小+姓氏”“小+名字最后一个字”,面对大学生时,甚至连“小暖”“暖暖”这种我这把年纪叫起来已经有点毛骨悚然的名字都喊出来了。现在想来,名字混乱的背后是身份混乱:英文名字是我尚未适应的“研究员”新身份;“暖乎乎”是我自己认可的身份,但毕竟是个网络ID;本名是我的自然身份,可在这个ID和绰号满天飞的时代,在一些场合介绍自己时用本名总有种类似裸奔的不适感。上周五在公司主持座谈会的时候,我跟大学生们介绍自己时像同事一样说了英文名字,已经没有那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了。我知道,这是因为半年多来,我已经渐渐认可并接受了自己“研究员”的新身份。

财务重建

finance chart

财务是一个有点敏感却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张是我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的净资产趋势图,蓝色的代表净资产。

间隔之前,我工作两年半,中等收入,三线城市消费,公司福利中含公寓,没有房租开支,外加写稿什么的,有一点积蓄。去年3月开始过间隔季,净资产随之一路走低。间隔之后,因为选择了上文所说的“更接近‘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职业轨迹”,我转了行,不得不从entry level重新开始,来北京后消费却从三线城市水准被动拉升至一线城市水准。初期,租房加置办各种东西,净资产继续走低,草创期结束后开始小幅回升,真的是很小幅啊有木有!

另外,我在2012年除了一本杂志的专栏和“泰迪熊人类学”之外,几乎停掉了所有个人项目,前半年是因为过间隔季,后半年是因为要适应新工作,建立新的职业身份是件非常耗心耗血的事,木有心思干别的。于是,净资产回升得愈加慢起来。去年下半年,我常常在记账的时候盯着这张图发呆,默默想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过去的峰值!!!也会转去资产负债表看着那些老底儿上的数字很感恩地在心里念叨:幸好还有你们在~要是我过的是间隔年而不是间隔季,那些老底儿估计也已经换作各种风景了。虽然我自知经济状况的变动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带来的,但生活压力来袭的时候,还是觉得倍儿委屈。偏偏在我觉得最最委屈的时候,原先行业的前辈开出了华丽丽的条件召唤我回去。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回去在收入上会有立竿见影的变化,但别的都不会比现在好。既然折腾了,就不能白折腾。前辈说我“不接地气”,其实不然,我还是很看好自己的长期行情的,啷里个啷~这会儿虽然钱没变多,但生活却变好了,听起来好像挺拧巴的,但真心是这么回事儿。

关系重建

关系方面,我在间隔季前后经历了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的重建,另外,我也想说说情感关系的重建。

先说家庭关系。我是瞒着家里人去过间隔季的,这种做法挺不负责任的,不值得效仿。大概极少有父母会支持子女过间隔年、间隔季什么的,他们通常都觉得这事儿太不着调了。我大概间隔季过了三分之二的时候,被我妈发现了,她老人家很是生气,但没怎么说我,用她的话说:“我那是不稀得说你!”我在规划间隔季的时候,除了 “PART1爱人:去西南做志愿者”“PART2爱己:畅游北印度”,也规划了“PART3爱家:带父母去旅行”。这样大段的空闲时间不知何时再有,肯定要与父母多相处一段时间。这种安排无意中也暂缓了父母因我辞职而产生的焦虑。但也只是暂缓而已。去年十一我从北京回家,我妈整天说我,嫌我跑去北京嫌我换工作,各种嫌,我和她大吵了一架,大哭了一场,她大概被我吓到了,居然来跟我道歉,说:“你知道吗,我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老想,你跑那么远的地方,家里有什么事你回不来怎么办?”——就是这句话,让我人生第一次意识到:我的个体选择,是会给我的家人带来精神负担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没心没肺地觉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我还是无法做到牺牲个人意志去满足父母期望,但十一回北京之后,我开始跟我妈通信,跟她讲我工作、生活中的细节,试图让她理解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要获得父母的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好在我开始迈出这一步,而不像以前似的,一味责怪父母不理解,却不去做任何努力让他们理解。

再说工作关系。换工作,就得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间隔季前后,我的工作环境相差巨大,在过去的工作环境里我老被认为是“不正常”的那一枚;新的工作环境里盛产奇葩,我在起初总被嫌“太正常”了……这种“太正常”也是一种同辈压力,我也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比较舒服地“做自己”。与此同时,换行业,意味着行业经验归零的同时,行业人脉也利落地归零了,得一点点重建,这个还好,急也急不得。

最后就是情感关系,在穷游沙龙,陈嘉和婷婷这对夫妻分享了一起去过间隔年的经历,前有谢谢和菜菜,后有猫力和瘦肉,一起浪迹天涯的眷侣总是让人艳羡。很多一个人上路间隔的,情感状态会随之发生变化。要么把另一半给间没了,要么间(捡)了个另一半回来。无论是哪种,都会随之带来生活状态的变化,这个是最没法准备的变数。

以上,便是我自己“后间隔季”重建生活的经历。我的间隔季收获太多太多,多得足以让我心甘情愿去承受或大或小的代价。它们有些是我出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有些我虽然预料到了,但真的面对的时候还是挺难的。

“后间隔年”这个字眼的出现,说明已经开始有人去反思如何理性看待间隔年(季)这回事,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味推崇。穷游网以此为主题办沙龙,也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信号。每个人过间隔年(季)的方式不尽相同,之后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我的个人经历无法代表这个群体。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有间隔年(季)打算的童鞋一点参考,也希望其它有间隔经验的人多多分享自己“后间隔时代”的生活,让打算过间隔年(季)的童鞋有更多的参照。

毕竟,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2012年,我重装了生活的系统

暖乎乎 post on 1月 2nd, 2013
Posted in 3.回顾总结反思

2012年,我重装了生活的系统,只保留了自己内心这一C驱,其它的统统格式化了。2012年过去,我可以傲骄地说:姐升级了!而且这种升级绝非XP升Win7那么简单,而是直接从Windows奔向了OS X,看上去简单了,使起来强大了。

 

“你的间隔季过去四分之一了,过得怎么样啊?”

“挺好的,预料的收获都有,还有许多惊喜,越来越觉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是因为自己是自己,对‘做自己’也就更有信心。”

2012年我过了一个间隔季,我给它起名叫“出轨99天”:Part1爱人-去NGO做义工;Part2爱己-畅游北印度;Part3爱家-带上父母去旅行。上面是4月在成都的NGO坐班,和朋友打电话时的对话。那会儿刚刚结束在云贵半个月的下乡,还没去印度。

现在让我回想自个儿这出年度大戏,印象最深的,都是从上一站到下一站时的场景。比如,从青岛飞贵阳准备去做志愿者,我戴着奥特曼的小挂坠在飞机小桌板上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敲着99天的计划;离开NGO大本营,妞们傍晚把我送上车,我盯着车窗外的万家灯火,心想姑娘你终于把做义工的梦圆了,你马上又要去印度了,那会儿的兴奋劲儿甚至盖过了独身去印度的恐惧;新德里飞广州,在飞机的厕所里,对着镜子一个劲儿傻乐,跟里头那人说我好爱你啊,你居然真的一个人从印度活着回来了,我怎么觉得你变美了哈哈;杭州落地青岛,老妈说怎么这么快啊我还没飞够呢,我乐,带父母出游两周,冲突不断,委屈连连,却在回程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只剩美好回忆了……

我记得我刚从印度回来那会儿,整天都觉得自己特美,是真的美,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比以前好看了。为求客观,我还问我姐,她说其实模样没变,但是自信了。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实现了间隔季这个对自己的承诺,于是对自己有了信心。然而这种自信很快就被间隔季回来后的迷茫给冲击掉了。

间隔季爽完了,我才知道我得为它付出什么——生活的彻底重建。

6月底,我来北京,住在和园漂亮的大四合院里。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恐惧,对未知的一切。我常常莫名其妙地哭,随时随地,在院子里在床上在地铁里,走着路时谈着事时吃着东西时……大晚上坐在院子的秋千上打给朋友,一边哭一边说我怎么觉得我各种不值得,不值得好工作,不值得好男人,不值得好朋友……和刚分手的朋友一起比谁更惨,玩你说我一个优点、我说你一个优点的傻冒儿游戏:“我喜欢你的兔子牙” “你胸比我大” “你腿比我长”……一直说到绞尽脑汁想不出,挺傻挺治愈的。好长一段时间我就那么无措地呆着,有时候一天什么也不做。特别讽刺的是,在那么一个没着没落的状态里,最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竟然还在写着杂志的答疑专栏,一字一句地告诉别人你该怎么给自己找着落。

谁能教谁去生活呢?

生活的重建本是我预想中的事,只是间隔季一结束,当压力扑面而来,一下子措手不及了。重建的真正动力,是自我探索的拐点到了。

工作小3年,自己能干什么,爱干什么,心里都多少有点数了。我把那些做的时候自己乐在其中、做完之后别人乐于称道的事情总结了一下,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发现写营销方案、写作手绘思维导图这几件事其实都是在走一个过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输出。我想寻找一个领域,它的工作流程就是这个信息流动的过程,我希望它能跟自己过往的营销咨询背景有所关联,这样积累才能得以持续。

“那么,我们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呢?”

“我想在这里找到那件事,那件能做一辈子的事,就像找到那个能过一辈子的人一样。”

面试现在的公司时,华裔COO就“你是怎么长成今天的你的”问了一连串奇奇怪怪的问题之后,意味深长地来了上面那么一句。我抱着他丢给我的一只1米多长的毛绒兔子,下意识地说出“一辈子的事”这几个字,自己都有点吃惊。

二面的时候,我跟创始人聊天时在她眼里看到了一种cherish,以前老用那种眼神看我的人跟我说过,我会一直遇到cherish我的人的。收到Offer的时候,我想了想她的眼神,想了想他的话,就来了。从挣扎着带人的小总监变成安心被人带的小朋友,木有任何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专业背景,从零开始做市场定性研究,以青年文化洞察为品牌提供商业咨询。

重建专业知识体系的难度并亚于重建生活,换城市换房子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知识这东西是走心的。我在刚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常常在内心和过去的理念与经验进行撕扯,挺难受的,只能慢慢地去转换去融合,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几个项目做下来,我觉得我没押错。那种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输出”过程的BT欲求被极大地满足,还发现了很多额外的兴趣点,比如协同创意工作坊中的体验设计和视觉思维。

我也开始学着对人感兴趣。之前,我对“人”,或曰“他者” 缺乏那种普遍的好奇心,因此在做人类学访问的时候会觉得“进不去”对方的世界,老是在城墙外面溜达。起初我对他者的兴趣源于我可爱的同事们。在一个充分尊重个体性、包容多元化的环境中,大家都在安然做着自己的时候,个体的多样化被充分展现出来,我发现每个人都是那么地有趣。这让我改变了一种预设,从“有趣的人总是少的”到“只要让对方做自己,TA总能展现出有趣的一面”。

有一天我被突然问到“你现在做的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吗?”我先是一愣,而后幽幽地说:“我接触定性研究的时间不长,也不能妄下结论说它就是那件事。我知道我要去一个地方,我不知道那个地方确切的位置和模样,在我视线所及范围内,我知道有几种路径可以抵达,这几种路径在我现在的平台都接触得到。”

在自我探索的拐点,我华丽丽滴转身成功鸟~

 

去年我在《2011幸福大事记》里写道:“2012年我的年度关键字是“容器”——我要做一个容器,去体验去学习去接纳,感知流经我生命的人事物。”2012年,我在体验中度过了完美的间隔季、在学习中开始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在接纳中完成了生活的重建,——绝对是个合格的容器,收纳了各种好玩的人事物。

2013年送给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是“TAKE IT EASY放轻松”,用心做事之余,用力玩耍,多做无用事,多识有趣人,吼吼~

最后我想感慨一句:留得C驱在,不怕没柴烧啊!

 

链接:

2011年幸福大事记TOP10

2010年我学会了神马?